欢迎访问中国麻风防治协会!  |

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协会工作 >> 新闻资讯
把病人视为自己的亲人 ——安康疗养院医护人员用心呵护病人
2017-3-15 12:25:07    新闻来源:中国麻风防治协会

在陕西省安康疗养院里,有这样一群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、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。他们不仅对所从事的医护工作兢兢业业,而且总是把病人视为自己的亲人。在患者最困难的时候总能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,像亲人一样用心呵护,精心诊治,甚至还帮助家庭困难的患者垫付医疗费用。他们,被患者家属亲切地称为"活雷锋"。

现任安康疗养院皮防科科长,皮肤与性病副主任医师的刘军,自200012月参加工作以来,从事麻风工作17年。连年考核优秀,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、优秀共产党员,被授予"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先进个人"、全市卫生系统"优秀共产党员"等荣誉称号。刘军不顾世人对麻风患者及防治人员的偏见与歧视,无怨无悔地为麻风人这一弱势群体服务。10年前在恒口住院部工作期间,他长期泡在病区,给患者换药、冲洗眼睛,辅导患者做畸残防护。患者张某70多岁,双足溃烂20余年,长期渗液并发出发出刺鼻的恶臭,天热时还会生蛆,就连病友都不愿靠近。但刘军亲自为他清创换药。患者郭某、黄某等,双眼闭合不全,常常引发眼部炎症影响视力,刘军每周定期为他们清洗,拔除倒睫,疏通泪道,帮他们解决眼部疾患。社防工作,他的足迹遍及十县区的山山水水。他走遍了全市80多个麻风疫点村,哪个村有现症患者,哪个村有监测患者,哪个村还有存活的治愈患者,他都了然于心。200611月,石泉县排查线索,在前往在熨斗镇麦坪村途中,他坐的摩托车不幸在一处陡坡拐弯处翻车,他被甩出2米多远,手和膝部多处受伤,驾驶员和县防疫站的兰科长吓得脸色苍白,刘军反而安慰他们,说自己没事,坚持徒步走到了目的地。为提高独立诊断能力,他积极钻研学习麻风的组织液抗酸染色和组织液、组织病理阅片技能;在住院部工作期间,他把院内留存的1000多张切片全部学习,这为他以后的麻风化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;为尽快适应社会防治工作,他自学了《流行病学》、《社会医学》、《卫生事业管理学》等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专业课程。200510月,他到南京麻风防治中心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进修学习,他一心扑在病房、门诊、治疗室,积极参加各种为博士生、硕士生准备的学术活动,使自己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。 从医15年间,他以娴熟的技术,科学的方法,严谨求实的态度,监测、调查、追踪5000余人,确诊40余例麻风患者,无1例误诊。刘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坚持自学业务新技术,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学术活动,积累记录6万余字的读书笔记。同时,全力做好基层业务技术人员的麻风培训和指导,在20余期陕西省各级麻风技术培训班上授课,培训基层人员1500人次。前不久,科室里接待了一位农村老人。每当刘军上班,老人总要拉着他的手,虽说不出什么华丽词藻,但感激的心情却写在了脸上。其实,感动老人的不仅仅是医术,还有那一碗热腾腾的酸菜土豆面。这位老人辛苦了一辈子,拉扯四个女儿长大成人,才过上几天舒心日子,没想到却被查出患上麻风。曾有一度,老人很消沉、绝望,想要放弃治疗。刘军知情后,苦口婆心劝慰,帮他树立抗击病魔的信心。刘军问起老人喜欢吃什么,女儿们回答说这次住院后他特别想吃酸菜土豆面。"这还不好办?"刘军计上心来。原来,医院附近美味故事饭馆正好卖酸菜土豆面。于是,刘军吃过饭后,给老人带一碗。医生的一举一动,在病人的心中胜过千言万语。终于,老人变得开朗起来,愿意配合治疗。提起这位老人,刘军淡淡地说:"其实我们只做了一点点,而患者却回报我们的感激那么多。"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。刘军勤恳待人、忘我工作,解除了病人的痛苦,赢得了声声赞誉,成为患者心中"治病救人,廉洁行医"的好大夫。

"医德重于一切。"这是刘军、荆家信、韩正石和李运珍的座右铭。他们从医,一心扑在工作上,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病情,了解患者的心理,打消他们的恐惧,常常用亲切诙谐的语言营造一种宽松的就诊环境,以取得患者的信任。常常换位思考,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,急患者所急,为那些从边远山区来,经济困难的患者精打细算,用最少的钱解决他们最重要的问题。不少患者出自内心感激之情送上红包或其他物品,有的请喝茶吃饭,以表示谢意,他们统统婉言谢绝、推辞。"这是我们应该做的,能治好你的病就是我最大的欣慰。"这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。羊有跪乳之恩,鸦有反哺之义。作为三秦儿女,刘军、荆家信、韩正石、李运珍对这片驻留的土地充满了感恩之情,他们常年向基层单位培训相关专业人员,向全省市县培养了一批懂技术、用得上、切实为老百姓解除病痛的基层专业人员队伍。

副主任医师、社区卫生科副科长胡成珍,198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,从她踏进疗养院的那一天起就下定决心终生与麻风病人打交道,做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,励志在平凡岗位上实现自己不平凡的梦想。作为医师,胡成珍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尽到一个人民医生应尽的责任,让那些因麻风疾病失去信心的患者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。从医二十多年来,她始终把病人当亲人,视患者如姊妹,治疗上尽心尽职,生活上关怀备至,对家庭困难患者总是尽力帮助,尽心照顾。石转镇微风村3组妇女唐某家庭极度贫困,因无钱治疗,挣扎在生死边缘,为了让这个素不相识的贫困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,胡成珍拿出自己的工资为她垫付住院费,购买营养品、生活日用品,让这个身处绝境的患者又获得了新生。当年计划生育非常时期,她连续两个月奔赴5个乡镇,把自己两个月大的儿子寄养在亲朋家中。对患有难言之隐的女性,她都深表同情,充满爱心,充分尊重和保护病人隐私,尽力关怀,从不对病人有半点的偏见和歧视。作为医务工作者,不仅要富有爱心、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心,更须具备过硬的医技。胡成珍一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,不断提高业务水平,结合本院实际情况,应用新经验、新技术,为患者服务。她非常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,无论是到西安医学院、陕西中医院等高校进修充电,还是到郑州金水桥服务中心、西安莲湖区服务中心、兄弟疗养院等地考察学习,她总是带着平时工作中的疑难问题,虚心向老师请教,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、新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,把学到的新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。扎实全面的知识储备是她始终追求的目标,在西安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进修学习期间,病房、手术室到处都有她的身影,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的诊疗技术,给带教老师留下的深刻的印象,为日后在临床本职奠定了良好基础。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进行医学知识的全面学习,从基础到临床,从课本到权威期刊杂志,书本几乎时刻不离身。多年来,她先后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,在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3篇。2000年,通过了全国资格考试,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治医师;2009年,经转岗培训她又成为一名全科医师;2014年通过全省专技考核顺利进升为副主任医师。她从医28年,无论工作在医院,还是在社区一线,都凭着对卫生事业的热爱、勤奋踏实的作风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;同时,崇尚医德,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不图名利。她和张安庆、孟浩玉、王莲、李娟、石道英、钟家胜等一道,经常深入社区小巷,为解决居民"看病难、看病贵"的困局而忙碌,为妇女、儿童、老人、低保、残疾人群提供服务。她带领医师团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000余份,管理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人500余人、举办高血压等慢病治疗、妇女保健知识讲座10余次、发送健康教育宣传资料5000余份。她对已患慢病的每一名患者,定期为他们进行健康检查,对未患病的居民,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,把好疾病预防控制关口,尽最大努力使他们不得病、少得病、晚得病、不得大病。多年的辛勤换来了累累的硕果,优异的工作业绩受到了各级卫生部门的表彰和奖励。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,县区患者为她赠匾"修身如执玉、种德胜遗金"就是对她多年来本职工作的最好肯定。  

管理人员胡凤婵、杨胜利、康南,平时不出门诊,没有组织会议和大项活动的时候,参加义诊便成了他们的另一项工作。"我们组织下乡、社区义诊,他们都积极参与,几乎都是第一个到,最后一个才走。"德成、天珍告诉我,因为态度谦和、善于与病人沟通,每次他们的咨询台前总是被围得满满的。对于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,在医务科长李晓刚看来,其实并不是无解之题。"前来看病的人肯定身心状态都不太好,作为医生只要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,自然能赢得理解。这是曹(文发)老师的经验总结。"他认为,一个好医生,光拥有医术是远远不够的,还必须有一颗仁慈的心。付出总有回报,提起他,做康复、理疗的患者无不竖起大拇指,夸赞他是实实在在的好医生。(安康疗养院 孙传志)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甲3号院都会华庭5号楼1E 电话:010-67522205 传真:010-67522206 
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:clabj@vip.163.com
京ICP备11001230号-1; 技术支持: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010-8851698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