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麻风防治协会通讯

今非昔比康复村  奋发图强搏明天

山东省安丘市麻风病康复村始建于1958年,当时为了达到与社会隔离的目的,在不足30间低矮、潮湿的小土屋中,收容居住了100多名病人。那时候人民生活水平极低,都处在贫苦煎熬之中,何况是麻风患者呢?他们过的是衣不裹体、食不饱肚、见人矮三分,人见避而远之的苦日子,一天天,一年年,艰苦的岁月度过了漫长的20多个春秋。

现在好了,我们的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天天富裕了起来,党和政府更没有忘记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,把关怀、温暖、支持一次次送到麻风患者身边,特别是安丘市皮防站自1997年在此实施经济康复试点工作以来,使我们这个小小的麻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我们村现有麻风康复者55人,住的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,夏天有电扇,冬天有火炉,室室有彩电(全村共有彩电12台)。集体食堂的白面馒头吃腻了,个人还要开开小灶。村里有俱乐部,爱唱的,配着音乐来一曲卡拉OK,象棋、扑克,愿意玩啥就玩啥,社会上的人群再不拿我们另眼相看,一起生产,一起娱乐,关系相当融洽。病人每年1000多元生活费,年轻人出门骑上了摩托车,重残病人都以三轮车代步(全村有摩托车5辆,三轮车16辆)。今天麻风康复者过的是生活富足、心情舒畅的日子,从心底里感谢党,感谢政府,感谢社会主义制度。

我村有可耕地120亩,全体病员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  的生产劳动。由于畸残者占2/3,平均年龄68岁,繁重的农活很难完成,在市皮防站和上级皮防机构的关心支持下,购置了拖拉机、脱粒机、粉碎机、浇灌机等中小型机械,多数农活靠机械作业,大大减轻了病人的劳动强度,粮食亩产由不足500斤增至现在的1500斤。村内建有标准的小型养猪场一座,猪舍33间,饲养了20余头产仔母猪,仔猪源源不断地上市,每年都有近5万元的收入。村内经济在一天天壮大。

村内还有设施齐全的手术室、治疗室、药房、康复病房。可以开展矫形、截肢、溃疡扩创、整容等手术。199910月份,卫生部、中国残联、中国麻协共同组派的麻风康复医疗队赴我村为周边5个县市的病人做了120余台手术,取得了圆满成功。白内障患者术后重见了光明,截肢患者手术愈后装上了假肢,众多的溃疡患者手术后都先后康复,面瘫患者手术后又恢复了尊容,就连眉毛脱落者也纹上了可观的眉型。这次手术不仅为众多的麻风病畸残者减轻了残疾的痛苦,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,同时为更多的麻风病畸残者开创了一条生活康复之路,而所有这一切无不凝聚着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,凝聚了安丘市皮防站、潍坊市皮防所、山东省皮研所、中国麻协及中国残联的颗颗爱心和全力支持。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。麻风村治愈者的日子好过了,可我们没有忘记散在社会上的麻风畸残者,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生活保障、康复治疗、生命质量等方面还很低很差,是一个特别贫困的社会群体,迫切需要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,迫切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援。因此我们与市皮防站一起制定了《关于发展以麻风村为基地的社区经济康复规划》,在今后几年里,大力发展经济,使农业生产多元化、副业生产规模化,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养猪规模,建立饲料加工项目,发展肉鸽、绿州兔等养殖项目,形成村内划片养殖,发扬团结奋进,自强不息的精神,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,向社会上急需帮助的麻风病畸残者伸出援助之手,无偿帮助他们发展生产,改善生活,提高生命质量,尽快从贫困中解脱出来,逐步过上好日子。当然,所有这一切规划目标,仅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,最重要的还要靠各级政府的支持,最迫切的希望是得到中国麻协和中国残联的资助。

我作为一名麻风康复者,已任劳任怨地为麻风病患者服务了32年,今后我将无怨无悔地继续努力,为我市、我省乃至我国的麻风病康复事业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 (胡守明)